当前位置:曼谷国际时报,曼谷新闻,国际新闻 > 资讯 >

为了每月4000元起步的工资,泰国9000人凌晨4点排队去应聘!

来源:曼谷国际时报 Bangkok International Times Co., Ltd.发布时间:2020-08-19

泰国人,一个月到底能拿多少钱?

 

这个问题很难回答,也回答不准。

 

别指望或者听信什么官方调查统计,那些,多半是填补公众疑问的日常交差。

 

 

 

例如,曼谷一名Grab外卖专员,每月风吹日晒,算上油费伙食,拿到了30,000泰铢(6800多元人民币)的净收入,可没人知道,他还有一家Facebook网店,专门转手名贵品牌皮包,一星期,营业额已破300万泰铢(约68万元人民币)。

 

这名外卖员还有第三个身份,那就是某公司的外部市场业务员,月薪10,000泰铢(2200多元人民币)。

 

于是,官方在调查此人的公开收入后写下:“全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,全职月薪有待提高。”

 

而与他相反的案例,或许是“表面光鲜”,却是真真的资金紧张,家徒四壁。这时候,所谓的官方统计,又不知道会怎样胡说八道。

 

 

其实每个国家的社会都有身兼数职的情况,但泰国的环境,注定了更明显而公开地培育着“从政欢迎广泛经商”,以及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的基本生存准则....

 

这便是资本主义决定了“各干各的”,泰式佛性决定“想干就干、干啥都行”,反正这么多年过去了,贫富差距再大,社会个体的独立,也都这么过来了。

 

特别在新冠期间,行业大片萧条,许多泰国人只要身体还有力,随时都能准备着有活就接,有钱就赚,以解燃眉之急。

 

 

2020年8月16日起,泰国Laksi路段人山人海。

 

排队的人告诉记者,他们都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家名叫“奇迹大酒店”(Miracle Group)的单位在招聘,薪资17,000-20000泰铢起步(约4000元人民币起步),每月奖金浮动7000-9000泰铢,共计300多个职位。

 

于是在“奇迹”的号召下,300多个职位空缺,引来了渴望填补它的9000多名应聘者。

 

从路口至人行道,从停车场延续至天桥,自新冠时期以来,除了游行,曼谷很久没有这个规模的阵势了。

 

 

招聘方的领导,奇迹集团总裁Asawin站在面试入口,目光呆滞,完全傻了眼——

 

“我这酒店2021年才开放,本想着慢慢招聘,结果一口气来了9000多个应聘者。足以见得,泰国当前的经济,是多么的惨啊....”

 

 

“我们开放的300多个职位,什么类型的都有,如总经理、副总经理、各部门主管、出纳会计、清洁工、保安、服务员、司机、专业厨师等等等等.....有经验和无经验都没问题,我们招聘分三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查看简历,第二个阶段面试,第三个阶段进入试用期....”

 

“招聘会开始前的凌晨4点,我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发现有民众在酒店大门前平躺静坐,还唱起了歌,喊起了口号,声称为自己加油,明日一定要找到工作,养家糊口,尽快还清债务。”

 

 

Asawin总裁表示,“我作为领导,当时看了眼睛有些酸,是啊,这场疫情让好多人都困难了!谁都是上有老,下有小,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啊!”

 

“我当场决定,应聘者不管来了多少,他们当日的餐饮——点心、饭菜、矿泉水,我们全包了!我们还会发放口罩,提供洗手液,搭起伞蓬,不让应聘者被太阳暴晒、被大雨淋湿。”

 

 

“说实话,我很敬佩为生活奋斗的人,他们当中,有人来自遥远的外省,辛苦开车来应聘;有的人,是曼谷偏远地区的居民,凌晨徒步走来排队。他们,都是值得尊敬的勇士。”

 

 

Asawin告诉记者:“我明确交代我的面试官了,别骂人,别刁难人,要多听听应聘者的声音,语气要做到平等而温和。”

 

“因为面试的和招聘的,谁也不比谁大,谁也不欠谁,面试官别老装出一副了不起的态度,或盛气凌人,或严加拷问.....要记住任何工作,任何职位,都是相互合作的范畴,仅此而已,不分高低贵贱!”

 

 

Asawin感叹,我一直关注泰国素万那普国际机场的数据,已经蒸发80%-90%的客流了,泰国部分地区的酒店行业,萎缩了60%-70%。疫情凶猛,经济残酷,但是人啊,终究是要吃饭活下去的。”

 

“奇迹酒店的开业,希望真有‘奇迹’出现,也希望泰国生活困难的人,都能幸运遇到属于他们的奇迹。”

 

如今的泰国,是没有外籍游客的泰国。

 

回想当初,还真是可笑,疫情之前有不少泰国人居然在抱怨游客多了,让泰国终日噪音密布,永远丢失了可贵的“清净无扰”....

 

不知道,当初嫌弃外国游客太多的泰国人,现在是否满意了?

 

放眼全景商场,暹罗祖国山河,如你所愿——

 

“日日零游客佳绩,月月再创‘辉煌’,暂时,不会再有打扰你们的人了。”

 

 

但除了你们,其他希望泰国旅业“走出去”的民众却并非这样认为。

 

尽管总理巴育曾称,旅游收入只是泰国GDP的一部分而已,现在泰国照样能发展国内经济,成功转型,繁荣指日可待。

 

话虽如此,但断裂的旅业,蝴蝶效应的扩散,一定是连锁的经济崩塌。

 

 

不过,就算外国游客来不了,泰国旅游当局依然很忙。

 

他们想着,既然“老外游泰国”的项目完蛋了,那就暂时别搞了,努力发展“泰游泰”项目,引导泰国人自己游泰国,这样一来,估计也有不少的收入吧。

 

“对吧,谁说泰国的海滩只能站外国游客,泰国游客本来就能站!”

 

这时候的泰国旅游当局,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,仿佛巴育老总所说的“旅业复苏,指日可待”,马上就要来了!

 

 

然而事与愿违,至少在购买力水平和消费程度上,“泰国游客”与“外国游客”,这根本是两个不沾边的“品种”。

 

结果,“泰游泰”项目刚推出没多久,泰国商家就在Pantip开骂了——

 

泰国老板A:“这些泰国游客,搞什么啊,都是自己人了也不支持下生意,买个纪念商品以20泰铢为单位的买,之前人家西方‘金毛蓝眼游客’,一口气在我这买180箱,这才叫消费啊!”

 

泰国老板B:“我是某景区的老板,泰国人旅游有多抠你们懂吗?到了景区,50泰铢的门票不买,抱着小孩站在门口欣赏里面的风景,就是不买票,就是不进去,5分钟之后说,哇,真好玩啊,又是充实而愉快的一天......然后走人....”

 

 

泰国老板C:“我是搞酒店的,不过现在泰国人不太喜欢住酒店,因为贵。这不,人家过夜帐篷都带来了。所以发展国内旅游是热闹起来了,但是泰国游客的消费水平与外国游客没法比,我一分钱没赚到。”

 

泰国老板D:“什么时候开放外国游客进来啊,没饭吃了啊......怀念外国游客在的日子啊,30000泰铢这种价格,在他们眼里都不算钱,一张卡丢过来就付钱了,爽快得很!”

 

那句话怎么说来着?

 

It is better to have a little than nothing——

 

“有一点,好过什么都没有。”

 

 

“泰游泰”这个项目,不管效果如何,至少在精神上和方向上,是有利于泰旅业复苏的。但不能否认的是,泰国少了以千万为人数单位的外国游客,无疑就等于少了一笔巨大的真金白银。

 

只是泰国何时开放,我们当尊重它的选择,

 

毕竟在疫情阶段,一个国家开放旅业,不是一个国家的事,也不是两个国家的事,是全世界共同的大事。

 

只希望,这场疫情赶快过去。

 

在萧条困境中坚守的人,请你们不要放弃,

 

今日之秋能有多少枯叶零落,明日之春必有多少繁花满枝。